欢迎来到开云app官方入口
咨询热线

15618983369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ASTM1275B 腐蚀性硫测定仪的工作原理

ASTM1275B 腐蚀性硫测定仪的工作原理

更新时间:2025-08-21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42
在石油化工等行业中,油品里的腐蚀性硫对设备危害极大。它可能导致金属管道和设备腐蚀穿孔,不仅造成经济损失,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。为了有效检测油品中的腐蚀性硫,ASTM1275B 腐蚀性硫测定仪发挥着关键作用。该仪器依照 ASTM D1275B 等相关标准设计,能够精准测定石油产品、绝缘液体等物质中的腐蚀性硫含量。
仪器的核心工作原理基于模拟油品实际使用场景下,腐蚀性硫与金属的反应过程。其主要步骤如下:
  1. 样品准备阶段:先从待检测的油品中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样品。若是液体油品,需确保取样器具洁净,防止交叉污染;若为固体样品,像某些含硫的添加剂等,要进行适当的粉碎和充分混合,保证样品均匀性。例如在检测变压器油时,会使用专门的取样瓶,从变压器的取样口获取一定量的油样。

  1. 反应发生阶段:采用铜片法,把经过打磨、清洗且表面光洁的铜片放入装有油样的测试容器内。该测试容器会被置于特定温度环境中,模拟油品实际工作时的温度条件。比如对于多数润滑油检测,温度会设定在 100℃左右并保持一段时间,通常为 2 - 4 小时。在这个过程中,若油样中存在腐蚀性硫,它会与铜片发生化学反应。

  1. 检测分析阶段:反应结束后,将铜片取出,通过与标准比色板对比铜片表面的腐蚀变色情况,来判断油品中腐蚀性硫的含量。一般来说,铜片的腐蚀程度会分为不同等级,从 1 级轻微变色到 4 级严重腐蚀。若铜片表面仅出现轻微的颜色变化,接近标准比色板中的 1 级,说明油品中腐蚀性硫含量较低;若铜片出现明显的黑色腐蚀痕迹,类似标准比色板中的 4 级,则表明油品中腐蚀性硫含量较高。

仪器的关键技术组件:
  • 温度控制系统:这是确保反应精准进行的重要部分。常见的加热方式有电阻丝加热和电加热套加热。以电阻丝加热为例,它通过缠绕在测试容器周围的电阻丝通电产生热量。配备高精度的温控仪,如采用 PID 控制算法的温控仪,能够将温度精确控制在设定值的 ±1℃范围内。例如在检测航空煤油时,可将温度精准控制在 150℃,保证测试条件稳定。

  • 样品反应容器:一般采用玻璃或耐腐蚀的金属材质制作。玻璃材质的反应容器具有良好的可视性,方便操作人员随时观察反应情况。其容积通常在 50 - 200mL 之间,能满足不同样品量的测试需求。例如在检测少量特种油品时,可选用 50mL 的玻璃反应容器。

  • 检测对比装置:标准比色板是核心部件,它由机构按照严格标准制作,上面的颜色分级对应着不同程度的铜片腐蚀情况。操作人员在检测时,将反应后的铜片与比色板在自然光或特定光源下进行对比,以准确判断腐蚀等级。同时,一些先进的仪器还配备了图像采集和分析系统,通过摄像头拍摄铜片图像,利用软件与内置的标准图像库对比,得出更精确的腐蚀等级和硫含量估算值。


Baidu
map